脱贫攻坚,陇南巾帼这样行动~
| 招商动态 |2016-10-10
金秋十月,繁花似锦,瓜果飘香。走进陇南的广袤农村,看到的是一个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农家妇女,在田间地头秋收忙碌,在电脑屏幕前指尖跳舞,在电商服务站发货下单……她们将创业致富的精气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今天,小陇带你看看我市各县区开展妇女脱贫工作的亮点~
西和:合力打造“妇”字号创业品牌
近年来,西和县妇联为了进一步弘扬西和乞巧民俗文化,提升民间刺绣质量、丰富妇女刺绣商品品种、打造“妇字号”创业品牌,认真按照发展妇女手工编织促进就业创业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妇女手工编织刺绣培训工程,发展妇女手工刺绣产业。
西和县妇女在认真刺绣
通过加强领导,完善保障体系,成立西和县乞巧坊刺绣系列项目领导小组,并积极争取各级党政的重视支持,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切实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妇联推动、协同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宣传培训,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发挥乡、村妇联组织作用,大力宣传手工刺绣产业,在长道镇大柳村妇女手工示范基地举行“陇原巧手”手工刺绣培训和开展精彩讲座,培训妇女3000多人,生产加工以西和绣花枕为主打产品的乞巧坊系列刺绣产品40余种,为妇女扶智扶技、增收致富寻找路子。
进行刺绣品牌技能培训
通过示范带动、典型引路,培养广大妇女学习技能、提高创业增收的热情,创建西和乞巧文化产品旗舰店、长道镇大柳村两个省级妇女手工刺绣示范基地和西和县石堡乡包集村市级妇女手工刺绣示范基地,积极打造6个村级刺绣协会示范点,开展刺绣结对和典型观摩,召开交流研讨会。
包集村刺绣协会
截止目前,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创建县级刺绣协会1个,村级协会42个,吸纳会员617人,同时创办了产品营销实体网店,形成了农户+协会+公司的产销模式和产、供、销一条龙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销售体系。全县妇女刺绣带头人开设手工刺绣网店11家,销售刺绣产品4000余单,线上线下销售交易达79.8万余元。
武都区:创新开展“励志脱贫”行动
武都区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安排部署,创新开展“励志脱贫”行动。
妇联干部发放的巾帼脱贫贴心手册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引导贫困妇女发扬“四自”精神,树立不“等”、不“靠”、不“要”思想,激发贫困妇女参与脱贫攻坚、求富裕求发展的内生动力。注重扶贫先扶志,积极培树推广脱贫致富妇女典型,用典型事例激励和引导贫困妇女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坚定信念,带动更多贫困妇女实干兴家、发展立家。开展“巾帼脱贫行动流动讲堂”精准培训活动,邀请妇女合作社负责人孙晓燕、养殖业女能人王林凤、女电商吴曼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创业致富经历,发挥能人带动效应,用身边的典型成功事例鼓舞贫困妇女放开手脚,开拓创新的寻找致富增收路子。积极组织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和不同内容的“致富女能手”评选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农村妇女,参与到“巾帼脱贫”中来。
开展“巾帼脱贫行动流动讲堂”培训会
活动中吸引了300多名女能人参赛,涌现出了柏林乡焦洁林、两水镇庞利平等17名农村致富女能手。在全区农村妇女中掀起了一股学技术、比致富的新风。
文县:合力关爱留守儿童 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近年来,文县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列入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 狠抓落实,帮助解决教育管护缺失问题,增强全社会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注和重视,取得了明显成效。
文县妇联深入全县部分乡村和学校,通过召开监护人代表座谈会、留守儿童个案问卷调查等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留守儿童摸底调查,详细登记核对留守儿童家庭状况、主要困难、家长及其他监护人联系
